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,指出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,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。为深入挖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,感悟中国文物所蕴含的人文气息,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3日至20日赴安阳市中国文字博物馆和邯郸市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。
7月13日,团队成员前往甲骨文的故乡——安阳市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学习甲骨文相关知识。实践团成员跟随讲解员对展馆内的甲骨文进行参观,体会每一个文字所蕴含的意义,与古人进行穿越数千年历史的精神互动。博物馆墙上的匾牌详细地介绍了我国文字的发展历史,展柜里龟甲上的古老文字,一笔一画,尽显华夏文明之厚重神采。甲骨文最初是商王占卜所用,内容非常丰富,可以从中看到商朝的政治、军事、农业、畜牧、交通、社会形态等。团队成员王政力说:“走在博物馆的长廊里,更像是走在穿越中华数千年历史的大地上。可以从文字中窥探出那个朝代人们的生活状况。日出而作、打猎耕种;看他们与自然搏斗,与环境争锋……那一刻,博物馆作为文明的殿堂,连接了过去与现在。”
7月17日,我们来到邯郸市博物馆成语展厅,近距离感受中国成语的无限魅力。进入博物馆大厅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“磁山之光”“胡服骑射”“建安风骨”三幅锻铜壁画,集中反映了邯郸历史文化的三个重要时期,是目前国内室内锻铜壁画之最。在讲解员的引导下,实践团成员来到二楼,展厅采用科技与历史结合的方式,将一个个成语和那些被尘封于岁月的成语故事传播给游客。游客可以通过穿戴VR眼镜,与古代圣贤跨时空对话。“在参观的过程中,我深深感受到古人的智慧。成语言简意赅,但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。作为大学生,我们应更好地承担起保护历史、弘扬中华文明的责任和义务,让中华文化继续发扬光大。”团队成员王梓衡感说道。
7月20日,团队成员将参观博物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认真梳理,制作成精美有趣的PPT,返回家乡进行文化传播。团队成员前后在汝州市实验高中、许寨小学等多所学校开展以“汉字文化”为主题的宣讲活动。团队成员杨媛博以中国文字博物馆的馆藏精品文物为切入点,通过中国独有的成语故事带入甲骨文字,从造字方法入手,结合文字创造的故事,带领同学们探究神奇的汉字。通过播放视频、情景剧表演、手绘甲骨文绘本等形式,让晦涩难懂的甲骨文更加灵动活泼,增加了趣味性。在甲骨文互动抢答环节,现场氛围达到高潮,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。本次的宣讲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索汉字的兴趣,也激发了他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。
汉字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,是人类文明的瑰宝。从殷商卜骨镌刻历史“骨相”,到笔书民族气韵的挥洒翰墨,无不折射出汉字的巨大魅力。在此次社会实践中,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和学习了我国悠久的汉字文化,品味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,进一步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,切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与文化自信心。